《当我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一来是我本身喜欢跑步,我喜欢跑步的原因大概是中学和高中的长跑项目奖牌被我包揽给了我很大的自信;二来是读村上春树先生的文字,总是能感觉到一种踏实的力量,他娓娓道来,事无巨细的给你描述他心里的一点一滴的想法, 正是这些想法和我自己的观点产生对比和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念。

第一次读是在去年冬天,断续花了几个下午,其实书本身没有那么长的;第二次读是在五一回家和返杭的飞机上,第二次读明显快了很多,村上春树说这本书不是描述跑步技法的,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说自己人生观,价值观,我也挑了一些非常赞同和欣赏段落出来,甚至我可能要学习村上春树先生的这种态度。

原文摘录(无先后顺序):

1,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认识到,这样的苦痛和创伤在人生中其实很有必要。仔细想一想,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就我而言,便是能坚持写小说。能在同一道风景中看到不同于他人的景致、感受到不同于他人的东西、选择不同于他人的语句,才能不断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来。甚至还产生了一种罕见的状况:为数绝不算少的人把它拿在手中阅读。我就是我,不是别人,这是我的一份重要的资产。心灵所受的伤,便是人为了这种自立性不得不支付给世界的代价。

确立自我是一个人的必修课,其中包括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过程可能会犯错,可能心灵受伤,但是这是必经之路,必修之课,否则人生可能本末倒置,势必在某天闹出笑话出来。

2,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店铺暂且关门歇业,花上一段时间专心致志写小说。在那个时候,我开店的收入远远高于当小说家的收入,但只好狠下决心忍痛割爱了。 周围的许多人都反对我的决定,或是深表怀疑。“店铺好容易上了轨道,还不如交给什么人去经营,你自己爱去哪儿去哪儿,写你的小说得了。”他们忠告说。世俗地看,这想法的确合情合理。众人当时并没有预想到我能作为职业作家生存下去。我却没有听从劝告。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将店铺随意交托给某个人,自己躲到别处去写小说,这种讨巧的事情我做不来。竭尽全力埋头苦干还是干不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撂开手了。然而,如果因为模棱两可、三心二意以失败告终,懊悔之情只怕久久无法拂去。

先生说的很明白: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这些看似不太精明的方法,实际是最好的方法。

3,跑步有好几个长处。首先是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网球可不能这样,每次都得专程赶到网球场去,还得有个对手。游泳虽然一个人就能游,也得找个适宜的游泳池才行。我关店歇业之后,也是为了改变生活方式,便将家搬到了千叶县的习志野。那一带当时还是野草茂密的乡间,附近连一处像样的体育设施也没有,道路却是齐齐整整。因为自卫队的基地就在附近,为了方便车辆来去,道路建得很是完备。恰好我家附近有一个日本大学理工学部的操场,大清早那儿的四百米跑道可以自由地(或者说擅自地)使用。因此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我几乎毫不犹豫地(也许是别无他选)选择了跑步。

可不是吗?之要天气允许,换双鞋就能出去跑。

4,闭店歇业,开始了小说家生涯,我们(我和太太)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彻底改变生活形态。我们决定,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起床,天色暗下来便尽早就寝。这就是我们想象的自然的生活、正经人的生活。不再从事服务业了,今后我们只见想见的人,不想见的人则尽量不见。我们觉得这样一种小小的奢侈,至少在短期之内无伤大雅。此话好像重复再三了:我本来就不是善于交际的人,有必要在某个节点回归原始状态。

5,在开店时代,也是依据同样的方针行事。许许多多客人到店里来。假如十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说“这家店很好,我很中意,下次还要来”,就已经足够了。十个客人中只要有一个回头客,这家店就能维持下去。哪怕有九个人觉得不中意,也没太大关系。这么去思考便轻松多了。然而得让那“一个人”确确实实地、百分之百地中意。经营者必须拥有明确的姿态和哲学,作为自己的旗帜高高地举起,坚忍不拔地顶住狂风暴雨坚持下去。这是我从开店的亲身经历中学到的。

必须有明确的姿态和哲学,做人也是,工作也是,恋爱也是,所有的事情,得有自己明确的姿态,确认你是你,你树立自己的旗帜,顶住狂风暴雨,得让那一个人,确确实实,百分之百的满意。

6,如此繁多的事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处理完毕。为了迎接纽约的比赛,还要积累练习量。简直连“追加人格”都想动员起来帮忙。不管怎样,反正得坚持跑步。每天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了。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真的,坚持每天做一件事情实在是太难了,推卸的理由却是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

7,所谓艺术行为,从最初的缘起就含有不健康的、反社会的要素。我主动承认这一点。唯其如此,作家(艺术家)中才会有不少人从实际生活的层面开始颓废,抑或缠裹着反社会的外衣。这完全可以理解。这样一种姿态,我决不会予以否定。

村上春树先生说艺术。

《海边的卡夫卡》

前言

纵使我没有读懂任何书或者任何作品的核心思想,我仍旧在读完之后是要写点什么东西的。一来是为了锻炼我的总结和表达能力,即将看过的东西至少能完整无误的叙述出来,在社会上生存需要这种能力;二是写完这些文字之后,我会对看过的东西印象更加深刻,倘使日后和别人聊起来,至少我也能准确的说出某些情节,而不至于闹出笑话。以上这两点让我开始提笔,作为理科生,分析问题总是需要有章法可循的,既然是一部小说,那就从小说的三要素开始吧。

人物

  • 田村卡夫卡:一个4岁就被母亲抛弃、受父亲诅咒的、现在15岁、离家出走的少年。父亲诅咒他会亲手杀了父亲,并且与母亲和姐姐交合(原文用词)。他身体健硕,厚实,头脑聪明,冷静,具备离家出走的能力,毕竟他也是这样做的。离开家之后,他来到了甲村图书馆。
  • 佐伯:50岁,甲村家图书馆馆长,卡夫卡的母亲,心灵承受巨大悲痛,时间对于她没有太大意义,一个活着的空壳。
  • 大岛:甲村家图书馆管理员,双性人,有一片家庭财产森林(喻指远离的现实生活),卡夫卡去住过两次。
  • 田村浩一:卡夫卡的父亲,一个雕塑家。卡夫卡离家出走10天后死于自己家中。
  • 中田:一个失去记忆的老人,能与猫对话,杀死了田村浩一(这里是隐喻需要做特殊讨论),之后开始离开中野区,去寻找冥冥之中被指引的答案。
  • 星野:一个年轻人,在中田杀人之后,跟随中田一直开始寻找最终的结果,期间获得了对自己生命新的理解。
  • 樱花:卡夫卡的姐姐,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确切承认。

情节

故事有两条主线,奇数章节是卡夫卡,偶数章节是中田,两条主线最终因为佐伯而汇合。

卡夫卡:15岁生日当天决定离家,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到了甲村图书馆,认识了大岛,并最终经过佐伯同意,成为了大岛的帮手,作为图书馆的一部分留了下来。因为对佐伯的爱恋,他直觉上佐伯就是自己的母亲,并且向其求证,但是佐伯没有承认。期间卡夫卡的父亲被杀害,他在不断找寻自己心中失去的东西…最终在佐伯死后,和她的灵魂在森林深处的世外桃源达成了和解。

中田:小时候因为一起意外事件(指战争)导致丧失记忆,无法读书,不识字,青年和中年干木匠,工厂倒闭之后,靠政府补贴度日。但是中田拥有神奇的能力:可以和猫对话,因此也被中野区的人叫来帮找丢失的猫,在一次找三毛猫的过程中,他被带到了沃克(一个吃猫心脏,收集猫灵魂制作特殊笛子的人)的家中,中田为救小猫被逼杀死了沃克,实则现实新闻是:卡夫卡父亲田村浩一在家中被人杀害。从此不识字的中田开始冥冥之中指引的寻找之旅,找大桥,找白色的石头,最终找到了佐伯。期间星野加入并帮助中田…

评论

读完后我没有太多的深刻的东西或感悟,我可能只是想痴迷于小说情节…

更多作品解析请看豆瓣评论,日本著名文艺批评家小森阳一写了一本书《村上春树论》 来剖析这篇小说,有时间也可以拜读。

音乐

村上作品中提到的音乐实在太多了,我整理的网易云歌单

句子摘录

  • 人们大多以为猫这东西只是在朝阳地方躺躺歪歪 ,也不正经劳作 ,光知道优哉游哉 。其实猫的一生并不那么充满田园牧歌情调 。猫是身心俱弱易受伤害不足为道的动物 ,没有龟那样的硬壳 ,没有鸟那样的翅膀 ,不能像鼹鼠那样钻入土中 ,不能像变色蜥蜴那样改变颜色 。

  • 时间对于他不是主要问题 。手表他都没戴 。中田自有适合于中田的时间流程 。早晨来了即变亮 ,太阳落了即天黑 。天黑了就去左近澡堂 ,从澡堂回来就想睡觉 。澡堂有时逢周几不开 ,那时扭头回家即可 。吃饭时间到了自然饥肠辘辘 ,领补贴那天来了 (总有人告诉他那天快了 ) ,即知一个月已过 。领来补贴的第二天去附近理发店理发 。夏天到了 ,区里的人让他吃鳗鱼 ;正月来了 ,区里的人为他送年糕 。

  • 在这个世界上 ,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 ,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 。向来如此 。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 ,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 。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